第五十章

  出生入死。[130] 生之徒十有三;死之徒十有三;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夫何故?以其生生之厚。[131] 盖闻善摄生者,路行不遇兕虎,入军不被甲兵;兕无所投其角,虎无所措其爪,兵无所容其刃。夫何故?以其无死地。 [132]

【注释】

[130] 应该说,对这一章的理解是困难的。开头就是“出生入死”。结合前面的“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”的意思,可以说,这是对“大患”的解决。然何以“无患”呢?即“出生入死”。所谓“出生入死”,显然是指“出生”,即突破、超越、“扬弃”,总之是否定“生”;以及“入死”。“入死”就显得容易理解了。

看到这里,会感觉《老子》的确有些“与众不同”。为什么一个强调“永恒”的体系居然鼓吹“出生入死”呢?因为人们一般认为“死”是一种“终结”、属于否定性质的现象。世人虽然存在自一杀的现象,但自一杀之所以显得令人难以接受又只是因为世人“厚生”而“厌死”者也。但这却恰好不是老子的观点。

老子认为,什么才是永恒的呢? “死而不亡者寿”。就是说,老子没有认为生命是存在的不可逾越的界限。完全相反,老子认为生命本身就是变换、躁动的——所以老子说,甚至刮风、下雨,乃至天地都是不能持久的,又何况是人呢?

所以老子主张要寄托有限的生命形式于无限的“道”之中。“故从事于道者,同于道;德者,同于德;失者,同于失。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;同于德者,德亦乐得之;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”。

而世人所谓的生命的“实质”,却正是老子认为应该加以拒绝的。如后文提到“民之轻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”,就是说,正是因为统治者过于将生命理解为“享受”了,才导致“享受”这一现象的“终结”。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出生入死”。

[131] 真正的困难发生在对这段话的理解。最一般地说,可以这样理解:生的比例是十分之三、死的机会是十分之三、而在“死地”挣扎的“生”的情况又占了十分之三。为什么呢?“以其生生之厚”。

这就是理解的困难!其实象“生生之厚”这样的话,几乎是浑然一体、很难进一步“无厚入无间”了;但既然公认《老子》是一部一气呵成、在词句方面锻炼得相当圆熟的著作,所以试图对这种著作的研究就首先要从“分析”开始。“具体事物具体分析”。

据说宋朝的苏洵特别对于三个“十有三”,而终于距离“十”还差的一的情况深有体会。众所周知,既然德与道的区别就是德强调统一、是一种自觉的统摄,所以苏洵认为这个差的一就是“德”。

这样的理解不能不说巧妙。但是这种“巧妙”与辩论家的“卵有毛、鸡三足”等等非常想象。无论如何,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人们对于生命的“热爱”、留恋以及生命形式的脆弱、困难之间的矛盾。这个矛盾的扬弃就迫使人们在选择。而选择的结果如何,都是“出生入死”而已。

那么那个“一”呢?是不是神秘的“一”呢?不能完全否定。那么这个“一”是什么呢?苏洵认为,这个“一”是什么“不生不死”。这就和佛教所鼓吹的“涅磐”混淆了。我们知道,通观《老子》全部,虽然也讲对立统一,但从来没有象佛教那样鼓吹什么“不生不死”、“不洁不净”、“不来不往”等等。就是说,《老子》没有同时并举两个完全相反的事物的情况。老子往往强调其中的一个,即一陰一、柔、否定的一个方面。这是《老子》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,可惜被忽视了。

[132] 这里我们就看到老子究竟要说的是什么了。原来老子认为“善摄生者”的“特征”在于“以其无死地”。就是说,因为“无死地”,那么按照前面的理解,“善摄生者”的“生”就从一般人的对半,一下子提高到“十有六”了。而一般的人,“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”。就是说,将大好的生命拿来冒险,“动之于死地”的比例太大了。而什么是死地呢?兕虎、甲兵。那么我们继续追问,为什么人们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冒险呢?因为人们追求物质利益——“以其生生之厚”。

【译文】

人们从出生到死去,属于长寿之类的有十分之三,属于短命的有十分之三。人的生命,因行动失宜而至死境的,也有十分之三。这是什么缘故呢?是由于滋养生命过于丰厚。听见人说过:善于保养生命的,在陆地行走不用避开犀牛和老虎,进入战阵不为兵器所伤害。犀牛对他的身体无处投角,老虎对他的身体无处伸爪,兵器对他的身体无处容受锋刃。这是什么缘故呢?这是由于他没有可致死的地方。 

《老子集注全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