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那些事儿 慈禧光绪如何成为最早的蜡像模特

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005年向社会公布了清代电报档案,里面记载了清朝末年法兰西博物院制作并展出慈禧蜡像的一些情况。当时清廷上下,包括慈禧本人,对蜡像艺术了解不多,所以很难接受这种艺术形式。“蜡像事件”导致了中法两国外交部门多次接触和交涉,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。

法国人为什么非要制作慈禧和光绪的蜡像呢?说来话长。

据清宫电报档案记载,光绪十年(1884年)中法战争爆发,素以世界强国自居的法国军队,在镇南关惨遭清军痛打,一败涂地,使得发动战争的法国内阁,土崩瓦解,集体辞职。法国民众开始对中国有所了解,知道中国有一个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叫慈禧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戊戌变法失败后,法国民众对中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知道了中国还有一位准备效仿西方政治的年轻皇帝叫光绪。于是,法国的蜡像艺术家广泛搜集两人的画像及各种图片,制作了中国太后和皇帝的蜡像,并在巴黎、伦敦等几座城市巡回展出。用蜡制作的慈禧,竟然栩栩如生;身穿龙袍的光绪,更是红光满面、呼之欲出,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。人们驻足观赏,品头论足,有高谈阔论的,也有窃窃私语的。

然而,在这些游客当中,却有一个中国人。根据现有材料推测,此人应是爱新觉罗·载泽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外务部派载泽等人赴日、英、法、美、比诸国考察政治,载泽一行借机游玩,在法国博物院看到了太后、皇上的蜡像。他的眼光与那些外国游客不同,目睹了本应母仪天下的慈禧太后,居然位列各色闲杂人物当中,任人指点,深感有失大清国的体面。

慈禧蜡像

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载泽回国后,立即报告清廷外务部,说法国人制作太后、皇上蜡像,问题很多,主要有三条:一是不像真的,形象不好;二是服装粗糙,用玻璃代替珠宝,质量低劣,完全不符合朝廷规定的款式;三是慈禧的形象与光绪相比,不够突出。当时的光绪皇帝虽然因为戊戌变法失败,而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,但仍颇受洋人青睐。即使在囚禁期间,慈禧仍然迫于压力.要光绪走出瀛台,与洋人见面晤谈,以示政权稳固,国泰民安。这样一来,蜡像问题似乎具有了深奥的政治含义,于是清朝政府的外交部门与法国外务部开始了艰难的交涉历程。

光绪三十二年六月.清廷动用了当时最为先进通讯设备——有线电报,用于中法之间的交涉。外务部曾多次给“出使法国大臣”刘式训发电,指挥其在法国的行动。例如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,发出的第一封电令,就大有讲究,寥寥数语,言简意赅,要求刘式训,知照法国外务部撤除蜡像。电文说:“泽公面称,前游法国博物院,见有慈禧、皇上蜡像,并非真像,衣饰亦不如式,希婉达外部,令该院撤去。”以后又通过电报,你来我往,中法之间互相扯皮,双方似乎是打起了持久战。查阅光绪三十二年以后的电报档案,不难看出,中法交涉,不仅耗时费力,而且只有过程,没有结果。至于蜡像的最后下落,当然也就成为一个无人知晓的历史谜案了。

清末出现的这一风波,在蜡像艺术发展的历史上,只是一段小小的插曲。说起蜡像最后竟然漂洋过海,传到了中国。据说正是在中法“蜡像事件”以后,一些旅欧华人以邮寄的方式把蜡像和蜡像艺术介绍到国内,但没有引起国人广泛的注意,只是出现了一些蜡质的水果和工艺品。直到“文革”时期,为了支持当时的“工宣队”,毛主席曾经赠送给工人阶级一枚芒果,用蜡复制,分发全国各地的部队、机关、工厂和学校,供人瞻仰,扩大影响。

也许很多人还会记得,黄澄澄的芒果.装在玻璃盒内,其实就是用蜡做成的。这段久远了的记忆,也算是蜡像流传中国的一个历史见证。斗转星移,改革开放以后,蜡像从国外再度传人中国,经过中国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,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中国蜡像和世界上蜡像发源地法国相比,同样能够以假乱真。在某些方面,中国蜡像的制作工艺甚至超过了法国。比如在对亚洲人的神情刻画方面,中国蜡像就更为传神。在细节方面的质量也高于法国,比如法国蜡像在手部的刻画上远远逊色于中国。蜡像是一门被称为“立体摄影”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,蜡像所塑造的人物,栩栩如生,独具魅力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的时候.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蜡像精品陈列。

今天,人们很难想象,一百年前,慈禧蜡像和光绪蜡像在法兰西博物院展出时的具体情况,但借助于国家保存的历史档案,有关“蜡像事件”的来龙去脉,仍可生动地再现于世人面前。还有,在蜡像艺术发展的历史上,也铭记了中国人留下的痕迹,不管怎么说,慈禧和光绪都算是最早被做成蜡像的中国人,或者说是中国最早的蜡像模特。

光绪蜡像

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爱新觉罗载泽与徐世昌、端方、戴鸿慈、绍英一同被清政府任命为出使大臣,赴日、英、法、美、比等国家考察各国政治。载泽一行在法国博物院,看到了蜡像这门新兴的艺术。本来,载泽等人不对这门艺术感什么兴趣,可是当他们看到诸多的游人纷纷饶有兴致地观看一对中国蜡像人物。这对人物男的身穿龙袍,女的衣着华贵,都是那样的栩栩如生,呼之欲出。这不看不要紧,一看吓一跳。原来这对蜡像人物是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。

载泽等人虽说是第一次见到蜡像为何物,也见到其他国家的王公贵戚被制作成蜡像进行展览,但那毕竟是西方人的做法。想想在国内,堂堂大清国皇太后、皇帝,举国上下谁敢直视;在异国他乡却是与各色闲杂人等混在一起,遭到任人随意比比划划指指点点的处境。这还了得,这严重有损大清帝国的颜面。

载泽回国后立即向外务部报告了这一事件,一时间朝廷上下议论纷纷,慈禧太后本人知道这一情况后,也是十分的不痛快,表示无法接受西方的这种所谓艺术形式。晚清外交部和法方开始多次交涉,这件事成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外交事件。

载泽的报告主要说:一是蜡像不像真人,形象不好;二是服装粗糙,完全不符合朝廷规定的款式;三是慈禧的形象不如光绪的突出。这前两点还好说得过去,洋人蛮夷不化,做事稀里糊涂,咱不跟他一般见识;可他们也不能不懂规矩,在大清国是太后老佛爷说了算,老佛爷才是主掌乾坤的第一人,她的光芒怎能让他人掩盖呢?这是丝毫不能马虎的事。

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清政府用当时最先进的有线电报给“出使法国大臣”刘式训发电报,指使其和法国外交部进行交涉。这些往来电报文件存在晚清军机处电报档案,记录了当时的情况。六月二十六日第一封电报,要求刘式训知照外务部撤除慈禧太后和光绪的蜡像。电文内容为:“泽公面称,前游法国博物院,见有太后、皇上蜡像,并非真像,衣饰亦不如式,希婉达外部,令该院撤去。”这样内容的电报有几份,刘式训的回电是法方总是不置可否,不予搭理。清政府在这件事上虽然劳师动众耗时费力,但拳头总是打在棉花堆上,人家懒得和你理论,依然我行我素。弱国无外交,再怎么交涉也没人理,有的只是看笑话。最后清政府只能来了个不了了之。

《光绪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