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棣——兄弟亲情面面观-译文与读解

 常棣——兄弟亲情面面观

【原文】

常棣之华①,

鄂不韡韡②。

凡今之人,

莫如兄弟。

死丧之威③,

兄弟孔怀④。

原限裒矣⑤,

兄弟求矣。

脊令在原(6),

兄弟急难。

每有良朋。

况也永叹(7)。

兄弟阅于墙(8),

外御其务(9)。

每有良朋,

杰也无戎(10)。

丧乱既平,

既安且宁。

虽有兄弟,

不如友生(11)。

使尔笾豆(12),

饮酒之长饫(13).

兄弟既具,

和乐且孺(14)。

妻子好合,

如鼓瑟琴。

兄弟既翕(15),

和乐且湛(16)。

宜尔室家,

乐尔妻孥(17)。

是究是图(18),

亶其然乎(19).

【注释】

①常像:棠梨树。华:花。②鄂:同“萼”,花草。韡韡(wei):花色鲜明的样子。不:岂不。③威:畏惧。④孔怀:十分想念。⑤裒(pou):堆积。(6)脊令:水鸟名。(7)况:增加。永叹:长叹。(8)阋(xi):争吵。阋于墙:在家里面争吵。(9)务:同“侮”,欺侮。(10)蒸:乃。戎:帮助。(11)生:语气助词,没有实义。(12)傧(bTn):陈设,陈列。(13)饫(yu):酒足饭饱。(14)孺:亲近。(15)翕(xT):聚和。(16)湛:长久。(17)孥(nu):儿女。(18)究:思虑。图:谋划。(19)亶(dan):诚然,确实。

【译文】

棠梨树上花朵朵,

花草灼灼放光华。

试看如今世上人,

无人相亲如兄弟。

死丧到来最可怕,

只有兄弟最关心。

原野堆土埋枯骨,

兄弟坟前寻求苦。

鹊鸿飞落原野上,

兄弟相救急难中。

虽有亲朋和好友,

只会使人长感叹。

兄弟在家要争吵,

遇上外侮共抵抗。

虽有亲朋和好友,

不会前来相帮助。

死丧祸乱平息后,

日子安乐又宁静。

虽有亲兄和亲弟,

相亲反不如朋友。

摆好碗盏和杯盘,

宴饮酒足饭吃饱。

兄弟亲人全一团一 聚,

融洽和乐相亲近。

妻子儿女和睦处,

就像琴瑟声和谐。

兄弟亲人相一团一 聚,

欢快和睦长相守。

你的家庭安排好,

妻子儿女乐陶陶。

仔细考虑认真想,

道理还真是这样。

【读解】

如今我们可能已很难体验兄弟亲情了。这不仅是由于独生子女渐多、从无这类实感,也不仅是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,而且也是由于即使从亲缘关系上说,兄弟之间的亲情,总是不如妻子儿女那么直接而深刻。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,即古人何以那么看重和强调兄弟亲情,其中原因何在?恐怕我们已很难确切回答这一问题。观念的变化总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力的限度。

认真地想,肯定有血缘的因素。亲兄弟毕竟是同一血缘而出,犹如结在一根藤上的瓜,开在一个植株上的花。这同夫妻关系不一样。夫妻是不同血缘的两个人的结合,两个之间的感情是一回事(感情是变化着的东今),血缘又是一回事。其次,大概同父系社会的观念有关。男性是社会生活中的主角,大至国家,小至家庭,都由男性主宰着。男性也是传宗接代的主角,比起女性要重要得多。兄弟既担任着这双重主角的重任,自然要引起重视,要在观念中得到强调。作为对比,我们很少见到对于在血缘上处于同一层面上的姊妹关系的重视、强调和歌颂。

在事实上,兄弟不睦的事经常发生。古人所说的“兄弟阋于墙”,应该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,比如我们多听说“夫妻恩爱”而少听说“夫妻阋于墙”。兄弟作为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主角,必然会因利益问题发生冲突,诸如财产继承权、赡养义务、财产分割之类,有时冲突还会比同外人的冲突更激烈。

兄弟亲情显然是有限的,多半是在“外御其侮”或者相依为“命之时,或者是在社会生活的视野中同其他男性、朋友相比较时。

当然,我们不是考古学家和社会学家,详细考证和研究其中原因是他们的任务。我们尽可以粗略地在比喻的含义上来理解兄弟亲情。对我们来说,重要的是“亲情”二字,无论是兄弟亲情、父母儿女的亲情,还是朋友间的亲情,是正在失落的、无比珍贵的人间真情。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“情同手足,亲女。兄弟”、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一类的说法,对我们更有实际意义。  

《诗经解读》